学习边界被打破 儿童可以怎样学习?

 

2020年的疫情让中国2亿青少年首次体验在家线上学习新模式,而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教育理念的革新,“无界”学习成为新趋势——学校的围墙正在被逐渐打破,教室的封闭空间也被不断延展,学习的界限也变得渐渐模糊。

 

“无界”学习是什么样的?

当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之中,面对面的传授也不再是必须,教育者如何应对?

孩子们又该具备与运用怎样的素养,来应对变化中的社会?

“无界”学习的潜力是什么?

更交互、更平等、更个性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会开启吗?

打破界限之后,我们面临哪些挑战?

数字鸿沟之下,我们能否保障更边缘的学习者得到优质的学习机会与资源?

 

 

什么是无界学习?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讨论的是目前学习被设定了什么隐形边界:

 

| 空间的边界,比如教室、学校的围墙。跨出教室、学校的大门,走向自然户外、场馆、营地中,走进社区等公共领域的时候,孩子们怎样实现更全面的学习?

 

| 地域的边界,孩子们通常被限制在一定的学习范围,所处的城市、乡镇乃至国家,都不自觉地塑造孩子们的世界观。冲破这种边界,学生可以如何实现“去远方”的学习,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 课程的边界,比如传统学科的划分。学科的划分一直是大部分学校教育默认的模式,近些年产生的“全课程”、项目式学习等鼓励跨越学习边界的模式,充分引导学生们以解决真实问题为导向。

 

| 书本的边界,比如教材和考试。最明显的例子,是过去一段时间的疫情大大刺激了线上教育的发展,也将开放的学习资源展现给公众,同时也是一种学习载体的突破。

 

| 时间的边界,比如在上学、放学,课内、课外等等时间分隔。近些年兴起的沉浸式学习、非正式学习、终身学习等等形式,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这样的分隔线,为孩子们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这样的梳理,让我们看到“无界学习”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热词,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教育者们从没有停止突破学习边界的探索。

2020年的突发公共事件给学习变革装上了加速器,推着儿童和教育者们快速适应VUCA时代的到来。

这些边界探索怎样整合了对过去的思考,为未来的学习提供了怎样的可能性?  
分享
网友

评论

(0)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