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 | 十年回顾与未来展望

2

学习共同体,教育改革者的家

2018年,是学习共同体本土化走过的第十年,也是真爱梦想深耕发展的第十年。十年间,我们和各位教育同仁、伙伴一直致力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对于学习共同体的本土化实践来说,10年时间里我们不断地突破和超越,“草根式”的革命正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面对教育和课堂的种种困境,我们没有一味去抱怨、去等待,而是自觉地行动起来去、去思考、去改变,哪怕每天只能前进毫寸,10年后再次回首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真正的改革之路。在这路上,我们与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相遇,我们彼此尊重、彼此信赖、互相关怀、共同学习,超越已知,走向新的探索和发现,这就是学习共同体的真谛吧。 2018年12月7-9日,伴随着上海的初雪,七百余位伙伴再次团聚,向着真实学习、深度学习发生的课堂不断努力。每一个人的力量都无比重要,每一个人的倾听都能温暖伙伴。在迈向课堂改革的深水区时,倾听和悦纳儿童,审视自身、审视学校的发展愿景,才是我们接下去每一步探索的保障! 本次我们向大家分享陈静静博士所撰写的学习共同体本土化十年发展。并将陆续分享各位伙伴的研讨记录,以供参考。 3

# 大会伙伴闭幕式大合唱

东京大学的回忆:异国所见所学种下了课堂变革的种子
2007年我在华东师范大学读博士,师从钟启泉教授。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到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研究室,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活动。这一年为我的研究生涯开启了新的方向。很早就拜读过佐藤学教授的《课程与教师》、《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这两本书以理论阐释见长,当时觉得他是一位能够深刻认识到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与可能性的专家。来到东京大学,才真正感受到佐藤学教授创办的“学校教育高度化专业”,具有强烈的临床实践研究的特点。当时佐藤学教授开课主要是采用“课例研究”与“现场研究”的方式。 (一)学习共同体的课堂风景 佐藤学教授带我们去参访的学校绝大多数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走进这些学校和课堂,有一种特别的宁静淡然的感觉。与传统的强调刚性纪律和硬性管理的学校不同,学习共同体的学校中老师和学生的姿态都非常柔软、谦和、尊重和信任,课堂上没有齐刷刷举起的小手,也没有争相发言的“盛况”,所有的人都是安静地等待、平静地守护、互相倾听,彼此包容,老师没有忙于赶进度,而是精简了学习内容、更加注重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学习设计,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相互的探讨,有序地发表,老师们则是静静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不慌不忙地进行记录和串联。所有的孩子在这样的课堂上都可以安全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每个孩子的想法各具特色而受到尊重和接纳。进入这样的课堂,让人内心温暖而舒畅,自然而然地平静下来进入学习状态,这或许就是最为理想的学习状态吧。 4 (二)研究活动的展开和研究方法 佐藤学教授主要给博士生们上三门课,一类是课例研究课、一类是现场研究课,还有论文指导课。在课例研究课上,佐藤学教授将课例录像播放出来给研究生们观看并进行研讨,最后来进行总体的点评。佐藤学教授的点评往往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习状态来展开的,他甚至会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分析,同时还会结合目前国际上引发广泛关注的教育流派或者现象进行剖析,佐藤学教授对个体化学生的全面关注,与教师以及教育现场的理解与关怀的状态,以及国际比较的视野与方法都让我印象深刻。 5 现场研究是佐藤学教授带着我们到学习共同体体学校参访,并进行全校性的课堂观察。学习共同体学校开放日的课例研究研究非常有特点。上午四节课所有的课堂都开放,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本校没有课的老师、大学的研究者以及其他学校的老师都作为观察员进入课堂观察,每一位观察员都可以拿到一份学校的课表、班级的学生名册等,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入相应的课堂进行观察。下午则是焦点课堂,一位执教老师开课,所有的教师和研究者都作为观察员来进行观察,因为观察员的人数往往都要超过200人,所有这样的焦点课堂往往都是在学校的体育馆里进行。我看到老师们观课的重点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会坐在最后一排观察执教老师的教学过程,而是以流动的方式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课后研讨的过程中,老师们四人一组,互相汇报自己所观察的学生学习情况,每个人观察的点都有所区别,看到的东西也有所不同,但是每个人的意见都被接纳和包容。然后每个组的代表会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发现,共同探讨学生学习的奥秘。 (三)博士论文写作与中日教师访谈 我的博士论文题目是《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机制研究——中日比较的视角》。为了研究中日两国教师如何用不同的方法上鲁迅的《故乡》一课,我在静冈县和上海分别请一位老师来讲鲁迅的《故乡》一课,然后每个地区找到14名老师对这节课的方方面面进行研讨,把中日两国28位老师对这节课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按照“实践性知识”的研究点提取并整理了关键信息。经过六个方面的对比研究,竟然真的让我找到了很多的不同点,随着对这些信息的不断提取和加工,我感到自己已经越来越接近想要的答案了,那种即将有所发现的兴奋感,让我马不停蹄地进行写作。 随着我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也越来越为教育的现实感到不安。鲁迅的《故乡》这一课是经典名篇,20年前,我也曾经学习过。令我感到很奇怪的是,这节《故乡》虽然应用了一些多媒体手段,但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文章主旨、学生听课的方法几乎与20年前没有任何变化。2008年,新课改已经持续了近十年,但是我们的中小学课堂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6 在对日本老师看到中国的《故乡》的课例录像,纷纷提出了不同见解。他们说:“现在的情况全都变了,学生和家长都不一样了,如果还用原来的方法,学生和家长不会同意”。他们所谓的“原来的方法”,就是那种大量的、快速的知识灌输,不必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特质和接受程度,老师只要从头到尾讲把知识点讲出来就好。这是几十年前日本教育的真实写照,而我们仍然在重复这样的教学活动。在这样的课堂上,我看到学生的疲惫、无奈、无聊,同样也看到老师们的无奈和不安,我们每个人都是教育体系中的一员,有谁能够独善其身呢? 7 这个时期我读了很多关于日本教育改革的书,包括佐藤学教授的很多的专著《教师这一难题》、《教学改革的设计》、《教育方法学》、《新时代的教师》等等这些日文的原版书,为此我也了解到教师这一职业的困境,佐藤学教授的专著有一个特点就是:他非常同情教师所处的困境,他了解教师工作的不易,称教师工作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但是他也同时提出教师应该成为专家,教师职业应该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而不是“容易的工作”(easy job)。佐藤学教授长期与校长老师一起工作、一起研究,非常了解老师的处境,所以他总是带着同情与悲悯的心情看待教育领域中的每个人,同情老师也同情学生,所以他的研究带有很强的“人情味”。对这样的书,我不会陷入单向度对教育现实的指责和批判中,而是有着困难中建构的勇气。所幸的是,我并没有失去自己的方法,我也因此而放弃努力,事情总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不断地对自己说,于是在低沉过后,我又开始前行了。  
课例研究不断深化:课堂变革的种子破土而出
(一)大量观课研课了解真实课堂生态 2009年5月我的博士论文完成,并顺利通过答辩。同年7月,我来到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工作。当时,学院规定每个进入学院的研究人员都要到学校见习三年,三年中,我到华师大二附中附属张江中学、建平中学、福山外国语小学等学校进行长期的研究。因为我的研究兴趣一直在课堂教学,所以几乎每天都在课堂上观课,只要一有时间就与老师们共同研讨,三年的时间里,我全情投入地去观察学生,尝试去分析和解决老师们遇到的问题。我当时并没有具体的研究目的,我只是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心灵去观察和体会,我乐于了解课堂内外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不关乎任何外在的目的,就是单纯地喜欢,被课堂中学生学习的奥秘所牵引,为课堂中发生的真实事件所着迷。对于学校、对于课堂、对于老师,我越来越熟悉,我会设身处地把自己想想成一个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课堂上发生的具体情境,和老师们一起来分析这些情境。我看到老师或者学校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于是我想办法去解决困难,于是就去读相关的书或者干脆自己琢磨、研究,实践中的问题和困境在推动我的研究不断深化。 8 在不断解决课堂实践中的问题时,我发现现实的问题看似杂乱,但总结出来还是有一定的逻辑的,这也就是所谓“实践的逻辑”吧,“实践的逻辑”是不管现实多么“不理想”,但这就是现实,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如何在理解、解释这种合理性,又如何解构这种合理性,加入新的要素,渐进式的改变实践的具体样态。这样的研究成果往往都是与实践充分协商得到的。课堂的转型、教育生态的改变最终要通过教师们的双手去改变,即便是实践取向的教育研究者,也无法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改变一个个课堂,一个个学校,因为能够理解教师的立场和实践的逻辑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基于学生真实学习历程的课堂观察撬动课堂变革 我一边做课堂实践研究、一边再次研究佐藤学教授的著作,在这过程中我还翻译了佐藤学教授的《教师的挑战》、《新时代的教师》、《教师花传书》等名作,结合自己的实践,不断在品味其中的深意。另外,每一次课堂观察和参与我都认真做笔记、照相、录像,并在课后与老师进行大量的研讨,我将其称之为“聊课”、“研课”。我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张江实验中学、建平中学、福山外国语小学、高东中学、沪新中学、南汇四中、光明学校、世博家园实验小学等学校做过长期的课例研究,最开始几乎每天都要观摩4节课,研讨2节课,这样的研究频率让我深刻地理解教学的真实情况,也更多地了解一线老师们真正关注的东西以及他们的困惑和向往。 9 研究过程中,我积累了大量的课例研究素材,我拍摄的课例录像装满了硬盘和电脑,正像佐藤学教授所说的那样“没有一节课是令人失望的”,因为在我看来教学本来就没有什么成功与失败之说,我所看到的是教育的真实,这让我不断地学习和反思。同时,我也与很多老师成为推心置腹的朋友和伙伴,这为进一步开展课堂转型的变革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在不断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我们首创了“基于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的课堂观察与关键事件记录”的课例研究方法,而且进一步深化了课后研讨和改进的方式,并探索了培训教师们进行课堂观察和研讨的策略和方法,让每一位老师都可以参与进去,真正向学生学习,在课堂观察中找到反思和改进的线索,并使课例研究真正走向老师们的日常研究生活中,撬动老师的课堂变革。 10 经过三年高频率的课例研究,我们开始与老师们共同思考如何来改进课堂的问题。我们的课例研究和改进都是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的,我们始终秉承着“不简单评价教师教学的‘好坏’”的原则,在得到老师和学生同意的情况下,我们会对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有时候是拍照和录像,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老师们从来没有如此精细地进行过学生学习的研究,因此对我们发现的学生的学习状态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当我们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地呈现给老师,并与老师进行沟通和对话的时候,老师们往往都能够借此理解教学的改进方向。 如果老师有改进的意愿,我们就与老师共同研究改进策略,共同备课,进行下一轮的教学改进。每一次课的观察点不同,研讨的主题有会有所差别,经过3-4轮的课例研讨,老师会对课堂的方方面面有了很多新的体会和反思,对如何形成一种“保障所有学生学习权”的课堂认识会越来越深刻。 11   (三)与教师共同实践形成突破性研究成果 我们有时候长期跟踪一位志愿者老师,将这位老师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研究;有时候是与一群老师合作,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学段的老师看待问题的方式都不一样,我们还要考虑如何可以让老师们形成一些基本的共识,我们不但深刻理解了课堂本身,而且更清楚要营造氛围,带动团队,形成一种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的氛围,课堂改革的经验在不断积累和叠加,并且在团队的努力下进行迭代,我看到了团队中老师们的迅速成长,我也更加坚信学习共同体的方法不但可以带动课堂转型,而且同时可以建立一个互助共生的团队,教师改变了,课堂才会改变! 12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研究成果逐渐积累。相关的论文、报道也在增加,我们团队的研究成果《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2015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系出版以后,在全国引起了很热烈的反响,并被评为2015年“最受中国教师喜欢的100本书”,我所翻译的佐藤学教授的著作也得到很多校长和教师们的喜爱,都被评为当年“影响中国教师的100本书”。我们还在《教育发展研究》、《全球教育展望》、《上海教育科研》、《中国教师》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课堂的困境与突破:从浅表学习到深度学习》、《学生创新素养的实践误区与解决方案》、《佐藤学学习共同体的改革方案与启示》等高质量的论文,并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这样的学术积累使得我们的研究和实践在更大范围内产生了影响。于是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也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对于学习共同体的认识再深化。 我们开始探讨如何在所有学科进行“学教翻转”、“让学生进行高品质的学习”的课题,这样的探索是学界关注已久的,但是在实践层面如何将这样的教育理想转化成一节节真实的课,特别是在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物理、化学这些基础学科当中如何去落地,这样的实践却是很前沿的。 正如很多校长所说的那样:“课改那么多年了,学校是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但是在基础学科却是没人敢动的,大家都在观望。”我们在这里走出了一条出路,所有的学科、学段我们都在进行系统化的研究,而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如何在课堂建立平等互惠的相互倾听关系,老师如何进行高品质的学习设计,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老师们如何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进行倾听、串联和反刍,以此使学生获得深刻的自主学习的可能。 13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共同体的方法用于教师的研修和学习活动中,让每一位老师都可以获得分享、交流的机会,每个人都被关怀、被倾听,从而也让老师们更加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一切与人有关的领域都适用学习共同体的方法”这是我的经验,不是“灌输而入,而是引泉而出”,这样的方法才是真正让人获得学习的自由和思考的自由。在这个过程中,原本很多看似普通的老师都快速成长起来,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努力方向。
系列化研究坊:课堂变革开花结果
(一)2016年——2018年暑期研究坊 课例研究持续了7年,这期间我们的同伴不断增加,参与的学校也在不断增加,这期间一直坚持下来的伙伴们已经在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方面比较有造诣了,大家都在期待能够彼此交流,互相学习,而且也希望得到进一步的引领和发展。正在此时,产生了一个契机。2016年6月佐藤学教授来上海访问,借此机会参访了浦东的一所小学——东方小学。因为我们前期有深厚的学习共同体研究和实践的基础,听说佐藤学教授要来浦东指导,浦东的教育同仁们都前来参加。当天在东方小学观摩在一节戏剧课和一节美术课,佐藤学教授就艺术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进行了即兴演讲。这也是国内唯一一次围绕艺术教育进行的演讲,一起研讨的同仁感到很受启发。 佐藤学教授回国以后,浦东的研究伙伴们提议,应该在暑假期间做一次研讨活动,我们可以把日常积累的课例都拿出来,乘此机会好好分析一下,进一步确立下一步的实践方向。我们当时确定的规模是20人,主要是核心研究团队来参加,不请专家报告,每个人都平等研讨、充分参与,研讨时间是4天。开暑期工作坊的时间确定了以后,伙伴们各自准备。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的张娜博士、王丽琴博士、黄建初老师、杨海燕老师、曹明老师、徐榕主任、姜美玲博士等都是第一届学习共同体暑期工作坊的发起人。 14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学习共同体工作坊的想法确认下来以后,大家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本来确定的20人规模,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已经突破了100人。因为需要更大的场地,我们与东方小学、浦东中学、世博家园实验小学、南汇中学取得了联系,王万红校长、倪瑞明校长、冯征峥校长、王海平校长四位校长大力支持,四所学校都乐于承办此次活动。考虑到地理位置和会场大小,最后确定由东方小学和世博家园实验小学承办,地点则选在浦东中学和世博家园实验小学。 此次暑期工作坊中我们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即学习共同体的工作坊就要按照学习共同体的方式来进行。参加工作坊的有以钟启泉教授为代表的多位专家学者,还有一线的校长、老师,与会的每一个人都有席卡,会场是4人一组的方式落座。每个组都有海报纸、彩笔、便签等,用以讨论和展示之用。没有专家讲座,上午播放课例录像,选取录像中的典型场景,由一位主持人来介绍情况,所有的人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对课例展开讨论。下午主要是对《教师的挑战》、《学校的挑战》两本书进行共读和研讨。 15

# 首届学习共同体暑期工作坊

  上午的课例研究中,我们观看了日本和中国的课例录像,每个人都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不乏一些矛盾和争议。我记得第一天的工作坊当中,我就和李冲锋博士激烈论战起来。现在想想当时的场景,我们之所以如此投入,正是出于对中国教育问题真正的关切。下午的读书就是要把上午课例情境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再进行梳理,通过读书的方式与佐藤学教授进行对话,从而逐渐清晰解决方案。与上午唇枪舌剑不同,下午的共读每个人都非常安静,选取篇章,20分钟的自读时间,每个人都在与大师进行对话,也与自己进行心灵的对话。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方法开始在每个人的头脑中清晰起来。每一天的研讨结束时间设定在难下午4:30,但是每一天都拖长到下午5点以后,最后一天甚至到了6点多钟,每个人说出自己的所学、所想,我当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讲了很多,我之前很不擅长当众讲话,但是那一次,因为每个人的敞开、真诚和关爱,我也开始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那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真诚给了我们最可贵的力量。很多领航老师都是从那次工作坊当中真正走出来的,王晓叶老师、程春雨老师、芮莹老师等等经常会回忆对暑期工作坊的独特感受,他们都觉得那种完全平等的、相互倾听的环境,令人产生了表达的愿望,也投入了更多的情感,这样的研讨让人感受到“我”和“我们”是多么的重要。即便“我”是普通人,但在“我们”之中,“我”是被包容的、是被尊重的,因此每一个小“我”都分外强大了,这就是学习共同体的力量! 16 2017年第二届、第三届学习共同体的暑期工作坊变成了“领航教师研究坊”,只有研究才能让我们找到出路。与会者不但是来自上海,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共同体的践行者们,从第一届的100人发展到第三届的500多人。因为场地的限制,我们没有办法让所有愿意学习的老师都参与进来,于是我们又推出了现场直播的方式,为更多老师提供参与的机会。2016年的暑期工作坊结束以后,世博家园实验小学开始进行学习共同体的实践,在冯征峥校长的大力支持下,世博家园实验小学开始进行学习共同体的日常课例研究,其他学校的同仁不断加入,开放课堂、共同研讨的方式不断得到同仁们的认可和欢迎,世博家园实验小学承办了三届学习共同体的暑期研修活动。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不断深入,老师们的实践也不断深化,互相学习,相得益彰。在第二届、第三届的研究坊中,学习共同体的种子播撒到全国各地优秀老师的心中。 17 4天的研究坊内容设计完全按照一线老师的需求,倾听关系的建构、各个学科专家讲座、共同备课、研究课观摩、模拟课、共读等,很多老师经过一次研究坊的培养,回到自己的班级就可以按照学习共同体的方式上课,我们还通过建群以及网络培训等方式展开全程支持。建平中学的郭歆老师参加了第二届领航教师研究坊,并主动尝试上研究课,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尝试,她回到自己的学校开始用这样的方式上课,学生们特别喜欢,于是郭歆老师逐渐发展成上海的领航老师之一。泰州市姜堰区的郭建珍老师正是因为参加了第二届学习共同体暑期研究坊之后,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形成了良好的倾听关系,课堂风景为之一变,郭老师课堂变革的实践引发了当地老师们的效仿,姜堰区教育局林忠玲局长以郭建珍老师的课例研究为起点,掀起了姜堰区全区学习共同体变革的大幕。很多优秀教育管理者或者老师来参加领航老师暑期研究,被震撼和感染,并引领本地区的改革。赤峰教育局的刘学民科长一直在进行课堂变革的探索,刘科长通过《中国教育报》的赵小雅主编联系到我们,并参加了我们的研究坊和峰会,并带领赤峰的教育同仁进行探索和实践,成为学习共同体研究院的合作地区。目前赤峰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在进行学习共同体的改革实践,并在当地的一些重点高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8 我们希望通过研究坊这样的平台,让全国各地的专家和老师彼此交流,互相支持,特别是引导老师们进行教学的革新与创造,这三期暑期研究坊培育了很多优秀的领航老师,也让更多的学科专家加入我们的研究团队中来。每一个老师如同一粒种子,种子在哪里扎根,就会萌发出一片绿意;每个老师如同一艘白帆,白帆飘在哪里,都可以成为一片港湾。每一位老师的创造都是被认同,每一所学校的努力都是被尊重的,通过大家在更大的平台上不断互动、交流、共商、互学,一定可以引领更多的学校和老师前进,相信通过教育系统内外的共同努力,“保障每一位儿童高品质学习权”的愿景将会在我们的行动中逐渐变成现实!  
真爱梦想学习共同体研究院成立:课堂变革之花处处开放
(一)从上海到云南再到马尔康,梦想的力量带我们前行 系列化课例研究和研究坊的不断开展,让我们与更多的人联结起来,我们看到教育真的在牵动所有的人的心。2016年底,真爱梦想的潘江雪理事长联系到我,并派了团队的四位负责人与我交流。2017年3月真爱梦想基金会的云南大区经理谈杨老师给我发了一份邀请函,请我到云南省个旧市支持那里的课堂变革。 我接受了邀请,当时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个旧市真的好远,我早上6:30出门坐地铁到虹桥机场,做了近三小时的飞机到昆明,又坐了6个小时的大巴到个旧,当我们毛华华老师赶到个旧车站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多,一整天都在路上了。在个旧车站迎接我们的是身材瘦削、穿着T恤、完全是大学生气质的谈杨老师。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才知道,谈杨是常州人,毕业于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以后几乎都是在云南支教,看到云南的孩子得不到理想的教育,谈杨老师内心倍感煎熬。进入真爱梦想基金会以后他成为云南的大区经理,对于谈杨老师来说,云南已经成为了他的故乡,他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云南的学生和老师提供资源和方法。 19

# 陈静静博士17年前往个旧开展研讨课

  第二天在个旧四中的梦想教室里,聚集了一批想要进行课堂改革的校长和老师,个旧当地教育局的领导也在现场。我先是给校长、老师们讲解了学习共同体的课堂的愿景和方法,然后给当地初三的学生上了一节课。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学生们走进课堂的时候眼睛里充满了迷惑,因为马上就要迎考,所以他们的眼睛里已经看不见光彩。1小时的阅读课,我设计了两个学习任务,然后让他们思考、表达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思考,学生们从刚开始怯生生不敢回答到争先恐后到黑板上去写自己的想法,这个变化过程如果不是亲眼见到,我自己也不敢相信。一节课结束学生们并没有离去,他们原地鼓掌,排队来我这边要求留下联系方式,学生们对这样的课堂如此喜爱出乎我的意料。现场学生们久久不肯离去的场景,让校长和老师们震惊了。原来还有这样的课堂,安静、美好,学生们静静地投入学习,不愿离开课堂。 从那时开始,云南个旧的研究和实践就一直没有停下,几乎每个月都有大型的活动。个旧的学习共同体变革静悄悄地影响着云南的其他地区,参与的学校越来越多,活动也越来越大。我们逐渐参与真爱梦想基金会的校长论坛和局长论坛,学习共同体的培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者的关注和支持。我们还跟随真爱梦想基金会的潘江雪理事长去到马尔康,在这个“火苗旺盛”的地方,与老师们共同探讨课堂的秘密,老师和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我们看到,不但是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而且在马尔康这样的边疆地区,人们同样需要这样的引领变革的力量,人们都在自觉自发地进行各种探索,而我们要为这些探索的力量寻找出路。   (二)学习共同体峰会召开与学习共同体研究院成立 2017真爱梦想基金会云南大区经理谈杨老师一直致力于云南与上海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并将学习共同体的论坛和研修活动纳入到这个体系中来,真爱梦想基金会在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全面资助学习共同体的各项研修活动。经过一年的合作与酝酿,2017年12月,第一届学习共同体峰会召开,真爱梦想基金会学习共同体研究院正式成立。在真爱梦想的旗帜下,学习共同体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组织架构和实体单位。这在学习共同体本土化研究与实践方面是新的里程碑。在此之前学习共同体的论坛和课例研究活动是由研究人员、有意愿的校长和老师们自发组织的,是完全的“草根革命”,学习共同体研究院成立后,每一位乐于参与学习共同体改革的同仁有了自己真正的家,为学习共同体的本土化实践确立了方向、进行了系统性的策划,组织各个层面的专家、校长、老师等等教育同仁,共同面对和解决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共同改善中国的教育生态。 20 在本次峰会上,来自全国各地500多位同仁,就当前研究和实践中的热点与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探讨,并且对各个学科的学习共同体研究课进行了深入的课例研究。我们保持着学习共同体的一贯传统,每一个参会的同仁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的课堂观察和课后研讨是全员参与的,没有旁观者,每个人的观点都会被倾听、被关注,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平等的个体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汇成了和谐的交响。 21 在本次峰会上,确立了姜堰、赤峰、兴化、大连、池州、滨海、个旧等合作地区,还资助了多个学校的课题研究,形成了全国性的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态势。学习共同体研究院组织专家前往各个地区进行系统化的支援,各个地区的经验和做法经过论证,也可以吸收到学习共同体的体系当中来。我们希望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策略因为更多的伙伴加入而不断丰富,我们用行动在创造本土化的研究成果。 学习共同体研究院一直保持着贴近一线、贴近课堂、贴近老师、贴近学生的根本特征。我们用各种方式去支援个体教师的自发性变革、支持整校的学习共同体变革、支持区域性的教育生态变革,每位老师、每所学校、每个地区,也都在丰富和发展着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良性的联结与互动,给予学习共同体以生命的动力和源泉,不但加速在中国的本土化生长,让中国的教育真正枝繁叶茂。   (三)学生创新素养论坛:学生引领未来课堂变革 在2016年10月北京的学习共同体国际大会上,我结识了上海大学附中的郑艳红老师,她是上海市班主任郑艳红工作室的主持人,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她一直在进行课堂变革的探索,了解学习共同体也是从读佐藤学教授的专著开始。回到上海以后,她邀请我与工作室的学员进行交流,而且还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来浦东参加课例研究。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的课堂,她都来做观察员,并乐于与老师们分享她的观察感受,并将自己的观察心得写成文章,不断累积。 郑艳红老师行动力特别强,她就在自己新任教的高一开始学习共同体的实践。半年以后,她请我到她的课堂上,进入郑老师的课堂,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所惊叹。原来,如果我们让学生自由地思考、充分地表达、真正的倾听、大量的阅读,学生们到了高中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我真的觉得这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刻度、表达的成熟度不亚于优秀的学科专家。 22 郑艳红老师所带领着这个班级参加过学习共同体的多次大型研究和研讨活动。记得郑艳红老师带着这些高中生们到平和学校上公开课《变形记》,课上学生们围绕着“为什么卡夫卡将格里高尔变成一只甲虫”,分析了格里高尔的人性、兽性与非人性,学生不但对文本进行了充分的解读,还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卡夫卡的个人经历,对人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进行了彻底而深刻的分析。课后这些学生意犹未尽,与老师们共同进行研课,学生们对于课堂的理解甚至比老师还要深入,他们以亲历者的身份回答老师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学习共同体与小组合作学习有什么区别”、“学习共同体中如何分配话语权”、“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对学习成绩有怎样的影响”等等,学生们妙语连珠,老师们掌声不断。 23 这些高中生们还针对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写了很多心得体会,郑艳红老师把这些体会收集起来竟然有上百篇,其中《中国教师报》还刊发了多篇学生们的文章。而且蔡龙昊同学为此提出了一个研究课题“高中生的问题提出路径研究”,荣获了上海市创新大赛一等奖。这些学生对学习共同体课堂极为投入,老师和家长都看到了这些学生的变化,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和研究素养,让我们这些专业研究者汗颜。于是我们突发奇想,这个班级的学生完全可以成为培训者。 2018年初,我们就在考虑如何让这个高中班级的学生——学习共同体第一批“领衔学者”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在学习共同体研究院的支持下,这个班级的40多位学生开始策划和组织“创新创造创生——学生引领未来课堂变革”的论坛,邀请平和双语学校、建平中学、建平实验中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的学生们前来参加。学生们通过课题成果讲座、辩论、公开课、答记者问、发明展示、才艺表演等方式向与会老师们展示了高中学子的风采。看到学生们自由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看法,理性地分析当前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热烈地讨论教育改革的困境与出路,老师们感到震惊,不禁感叹,我们对于学生还是太不了解了,原来学生们这么了不起。我们提出了一个倡议“课堂改革再也不能让学生缺席”。在这次论坛上,我们成立了“学习共同体领衔学者联合会”,也是从这次论坛开始,我们所有的大型研讨活动都将学生的演讲作为主旨发言,在我们看来学生们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而学生们的心声正是我们应该去倾听的,学生的发展是学习共同体课堂最好的代言!    (四)学习共同体课改中国行:把课堂变革的种子播撒开去 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和实践也引发了教育媒体的关注。《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教育发展研究》、《中国教师》、《教师月刊》、《第一教育》、《上海教育科研》、《上海教育》等期刊媒体的专家们,如雷振海副社长、褚清源主任、林岚主编、程晓云主任、马敏博士、徐士强博士、陈骁主编等多次莅临学习共同体的暑期研究坊和年底的峰会,《教育发展研究》、《上海教育科研》、《中国教师》、《第一教育》等期刊、媒体多次刊发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中国教师报》、《教师月刊》还为学习共同体开辟了专栏。老师们的研究成果与实践心得源源不断地得到发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建设要求每一位老师成为研究者和学科专家,同时也要求研究者要深入实践,成为一线的观察者和实践者。这使得我们的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层意蕴,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是一线课堂的真实问题,我们的研究被一线面临的问题所推动,因此具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从实践问题出发,分析问题、寻找解决策略,并进一步上升为理论,这样的研究可以说是最具有真实意义的研究,这样的实践是经过充分论证的实践,是具有前瞻性和科学依据的实践。 24 《中国教师报》的褚清源主任一直关注课堂变革,而且一直在引领校长和老师们真正进行实践,形成了《中国教师报》的特色活动“课改中国行”。褚清源主任一接触到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就提出:学习共同体解决“合作难”、“合作痛”的问题,能够让学生进行高品质学习。因此,每次的学习共同体的论坛和峰会,都能见到褚清源主任的身影。在中国教育报刊总社雷振海副社长和《中国教师报》褚清源主任的倡议下,将“课改中国行”更名为“学习共同体课改中国行”。从2018年开始“学习共同体课改中国行”正式启动,《中国教师报》带领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者和领航教师去到山西、云南、海南、上海、内蒙、浙江、宁夏等地,将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和方法带到全国各地去,为推动全国性的课堂变革与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了贡献。
未来展望:学习共同体的系统变革之路就在前方
10年来,因为那么多人的鼓励、支持、参与,我们的研究与实践持续推进,不断开花结果。真心感谢那些一直信任我们、支持我们的学术前辈、校长和老师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佐藤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先生,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夏惠贤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华教授与团队、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杨晓教授、浦东新区教育学会会长赵连根先生、建平中学郑朝晖副校长、华师大二附中娄维义副校长、平和双语学校万玮校长与团队、世博家园实验小学两任校长冯征峥女士和林轶女士与团队、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林莘校长、金苹果学校的王海瑛校长与团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浦东实验高中李莉校长,来自宝岛台湾的林文生博士、吴慧琳博士,潘江雪理事长带领的真爱梦想的伙伴们,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的黄建初主任、徐榕主任、曹明老师、杨海燕老师、叶建军老师等同仁们,各地自觉推进学习共同体改革的局长、校长和老师们,一直支持学习共同体的期刊媒体的专家们,当然还有优秀的领航教师们——郑艳红老师、程春雨老师、芮莹老师、王晓叶老师、郭歆老师、郭建珍老师等等,我们共有一个名字——学习共同体的本土化研究与推动者。 25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开展了如下七方面的工作:第一,全面了解中国课堂的复杂教育生态,以全身心参与的方式,对中国教育的现实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和体察,对课堂和教学改革的困境更加了解,更加明确了研究的问题域;第二,全学科、全学段、多地区、高频次的课堂观察与课例研究,确立了本土化课堂观察的基本方法,即基于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的课堂观察,建立了本土化课例研究的方法和范式;第三,以大量的学生学习为核心的课堂观察和课例研究为基础,进入课堂研究的核心领域,课堂研究与实践互相促进,形成了学习共同体本土化课堂样态,并形成一系列高品质论文和论著,一些研究成果开始引领课堂研究的话语系统;第四,越来越多的教育教学专家加入到学习共同体的探索中来,带领一线教师共同研究,互相学习,培养和带动了一批有境界、有能力、有前景的优秀教师,亲眼见证了青年教师跳跃式发展的过程,坚定了研究与创造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的必要性与正确性;第五,各个学段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方式的研究不断深化,在如何通过课堂变革来促进学生真实学习、深度学习,各个学段、各个学校学生的真实发展为学习共同体的本土化研究和实践以最有效的证明;第六,公益性高峰论坛已经形成系统,在公益的旗帜下,参与学习共同体的专家、学者、教育同仁的研究专注度和研究水平不断提升,论坛在业界的引领作用已经越发突出。第七,100+计划让更多的地区加入到实践中来,开始从试点阶段进入大规模的孵化阶段,实践样态和经验更加丰富,同时教育系统本身的矛盾也更加凸显。要解决这些矛盾,需要整个社会系统和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和自省,但更需要我们这支研究队伍肩负起自身的责任。 当前,中国教育已经走到了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很多人还处在茫然和观望状态。而我们很早就确立了教育发展愿景——让每个位学生都得到高品质学习机会。而且我们比较清楚目前中国课堂中的盲点和问题点,这为下一步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6 以前瞻性、系统化研究引领学习共同体的迭代发展。我们将组织全国顶尖专家来牵头,进行学科本质研究(学科素养与知识地图)、学生学习心理与认知风格研究、教师专业标准与判断力、教学评价及其替代方案、数字化资源的替代方案等多方面的系统化研究,并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高品质的学习设计,从根本上前瞻性解决目前教育与课堂的核心困境与问题,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师的专业能力。“坚持研究立场”是学习共同体的一贯宗旨。我们所进行研究的根本准则就是学生学习的发生与学生终生发展,我们所有研究和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来源于此。我们要与各国同行和各行业专业充分对话,互相交流,结合本土课堂生态的实际,融合本土化探索的经验,不断寻求学习共同体课堂的迭代与突破,在公平与质量的旗帜下,创造性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这些课堂的亲历者们一起去发掘他们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自我突破,成为卓越而快乐的终身学习者。 27 学习共同体研究院与各地区分院形成全国性研究与实践网络。学习共同体暑期研究坊、学习共同体峰会等论坛项目将持续展开,以上海为中心支持全国的实践。学习共同体研究院将继续加强各个合作地区的走访、互动,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动各地区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我们将从2018年底开始设立学习共同体江苏分院(负责人:林忠玲副局长、孔伯良主任、滕艳副局长、郭建珍老师等)、宁夏分院(负责人:陈春校长、金利副校长、吴艳副校长等)、内蒙分院(负责人:赵兰生副局长、刘学民科长、丛智芳主任等)、浙江分院(负责人:莫国夫老师、马东贤校长、周毅校长等)、厦门分院(负责人:段艳霞老师、潘品瑛老师等)、吉林分院(秦亮老师),学习共同体研究院支持各个地区分院开展论坛、课例研究等活动,进一步辐射地及其他各省市,带动更多的地区进行学习共同体的本土化研究与实践。 28 教育几乎是所有人都在关注的民生领域,每一个家庭都相信良好的教育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更好的人。但是只有走在教育一线的人真正明白做教育是有多难!我们到底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们要为他们设计怎样的课程,要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会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等等问题,每一个几乎都是世界性难题。而且教育要面对的是孩子,我们现在的教育如何让孩子去面临未来的社会?如果不去追问,不假思索,或许可以一成不变,但是本着对未来、对孩子负责人的态度,我们又必须去追寻那个永远在前的真理。 29 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各种矛盾、困难层出不穷,中国教育面临的挑战几乎可以说是难上加难。要面对教育这个关涉到全民福祉的大课题,必须要所有人都团结起来,共同攻坚克难,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学习共同体的愿景是一个三个同心圆的结构:最核心是学生之间的协同互助,每个人都能安心地投入学习;第二层是教师之间的互相敞开、合作互学,形成教师之间的专家联盟;第三层是学校开展持续课例研究,保障学生的学习权,保障老师的专业学习机会,而家庭和全社会也参与其中,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做出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教育中的问题不断得到澄清与解决,也使教育系统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互信互助的氛围里,在我们看来,学习共同体是对教育生态的系统性改变,我们每个人既是变革的推动者,也是变革的受益者。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肩负着教育的义务与责任,我们不是社会的旁观者,而是命运的共同体。孩子的梦想就是我们的真爱,让我们相信共同体的力量! 30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