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报发布会 | 宿彦慧:2024年度秘书处工作报告——直面困境,破浪前行
亲爱的梦想家人:大家好!我是宿宿。这是我在真爱梦想的第16年,也是代表秘书处汇报工作的第8年,虽不再年轻,但内心依然炽热;此时此刻,17岁的真爱梦想也正在面对和经历着与中国社会转型同样的烦恼与阵痛。
回望2024,我脑海中只有三个“很难”。
社会难:新常态之下,中国经济修复尚需时间;
企业难:各行各业处于调整周期,企业对公益慈善的投入更谨慎;
行业难:高质量发展之下对公益组织提出了更高的合规要求,也带来管理成本的上升。
所以,2024年的工作报告不仅是一份关于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更凝聚了我们的思考与行动。这或许并不是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但在环境的巨变中,我们依然坚守初心,竭尽全力,努力实现对捐赠人和受益人的承诺。
我想用八个字来形容真爱梦想的2024:直面困境,破浪前行。
去年,基金会经历了历史上第二次下跌,全年总收入1.88亿,总支出1.97亿,收入较上年度下降21%。这并非真爱梦想一家之困,整个公益行业都面临相同的挑战。
捐赠收入的变化毋庸置疑会对组织的运行带来深刻影响,我们并不想回避这些问题,事实上也无法回避,而是竭尽所能去思考、去行动。我们存在的意义固然不是为了某个数字,但这个数字着实是组织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千千万万心有所系的孩子实现梦想的必由之路 —— 那就是用素养教育唤醒每个人内心的力量,从而让他们获得丰盈的内心和精神的富足,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
那我们如何行动呢?首先,对标企业战略,共创公益品牌。在深度理解企业战略的前提下,在社会议题方面匹配联动,协同打造有声量的公益品牌项目,把善款花出更大的价值,实现多赢。
过去17年,真爱梦想在中国乡村构建了扎实的教育网络,有坚定支持我们的局长校长和梦想老师,有这样持久稳健的在地网络,我们才有信心和企业一起共创品牌化的公益项目,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
其次,发力公募,联结“小而善”的力量:作为一个私募起家的基金会,一直以来企业捐赠占核心主导地位,今天,我们更意识到与企业协同,联动互联网平台呼吁亿万个体力量的重要性。
2024年“梦想中心”入选支付宝公益平台高质量项目,成为公众小额捐赠的热门选项;我们联动微信支付分分捐,获得了超565万人次的捐赠;与字节公益联合打造“抖音足球少年行”公益项目,许诺未来十年推动少年足球事业发展;与小红书一起,资助67支队伍超过300名孩子实现去远方的梦想。
令我惊讶的是,很多新兴的中小品牌商家参与公益的热值之高,超乎想象。上半年,半天妖烤鱼品牌,通过抖音好物带动消费者为贵州落地梦想中心;下半年又携手护肤品牌HBN,通过爱心好物方式筹集25万善款;开年临榆炸鸡提出每卖出一个鸡腿捐一分钱 ……这些就是“小而善”的力量。
更令我感动的是黑漫君的故事,这个拥有670万粉丝的18岁少年,在15岁就用个人力量捐赠一所希望小学,去年直面网友真诚为募捐筹建梦想中心奔走呼号。这就是中国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期待与更多消费类企业,无论大小,一起探索公益消费捐模式,一起承接住公众一分一分消费出的公益热忱。同时,也诚挚请求大家的帮助,拿出手机打开微信或抖音扫码加入梦想月捐计划,以持续稳定的小额捐赠,让点滴爱心汇聚成海。
再次,搭建捐赠人与受益人链接,看到真实改变。与商业机构不同,慈善组织拥有“双客户”——捐赠者和受益人。构建捐赠人服务体系,架设起双方的桥梁,走入梦想中心,在梦想课堂上看到孩子的鲜活生命状态,这远比苍白的数据更有力量,是一种以生命感染生命的能量。
在此,向在与不在的每一位梦想合伙人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正是这份不离不弃的长情陪伴,给予我们走出困境的力量与勇气——“这种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面对恐惧依然选择前行。”
公益项目发展不均衡,多产品战略效果不够显。过去十七年,以“标准化、系统性、可持续”的优势价值,成就了“梦想中心”这个亿级体量的儿童素养教育常青公益项目。今天,如何从依靠单一“爆款”产品,转变为构建多样化的矩阵,以满足多元化需求?如何兼顾主营“梦想中心”深耕和垂直议题发展,以产生更多联动效应?
我们在行动中寻找答案,逐步生长出“一小一老” 业务线:
- 过去一年,梦想中心稳扎稳打,新建302间,累计建成6200间,运营期服务学校达2348所,“深耕”之下开课率高达91%。我们以活动促运营,以好课堂、嘉年华的成果展示促交流,以示范区和示范校的枢纽作用促区域变革。而扎根于泥土和实践所形成的政协协同PPPSs模式,虽受地方财政等客观因素制约有所波动,依然获得75个区县的配资支持,来自一线的认可就是梦想教育长远发展的基石。
- 以校长为核心完善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乡村教育工作者赋能计划:2024年,持续迭代三级校长培训体系,全年累计开展百余场培训,与16324位教育工作者面对面深度交流, 彼此赋能,相互效力,成为携手并进的教育共同体。

- “爱在边疆·点亮国门”项目,助力国门儿童素养教育提升: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建设100所国门学校,真爱梦想积极响应,在19个品牌民族企业的慷慨支持下,已为4个省23个边境区县,22所“国门学校”及92所辐射学校提供公益服务,并引入20所城市龙头学校结对帮扶,我们的“1+1+5+X”的组团式帮扶模式初显成效,也荣获《中国慈善家》年度优秀项目。

- 在“爱在边疆”的征途上,每个真爱红衣人都是移动的界碑。我们丈量的不仅是山路里程,更是教育均衡的最后一公里。

- 体育素养板块,经过9年的摸索与实践,形成“基础资源 + 生态 + 个性化服务”的“运动梦想”公益服务体系,特别是在安踏、姚基金、字节、Ecco加持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可以说产品生命周期进入“战略扩张期”。
- 科学素养方面,响应国家战略和一线需求,与高通、联想、惠普、九坤等知名品牌开展差异化合作,倡导科技普惠,缩小城乡数字差距。
- 在美育方面,与vivo、利郎、地素、心系天下、玫瑰是玫瑰等携手,从美育课程到美育学校到美育网络,全方位提升乡村儿童的感知力、审美力和创造力。美育与科学议题并驾齐驱,蓄势待发,形成较为清晰的业务模式,进入战略成型到战略扩张的过渡期。
- 此外,启动“慧心计划”守护儿童心理健康,搭建三级预防机制,与一线教育者共面儿童身心健康难题。
这些扎根于梦想中心网络之上的多元化公益项目,应时代之需,相互滋养,共同为乡村儿童的全面发展助力。
去年,我们宣布了“一小一老”的未来规划,开始了对丰富乐龄人士精神生活的公益探索,让老人在《数字人生》课程中拉近代际沟通,在《精彩人生故事》中接纳自我和畅想老去,金色梦想家初步探索出一套服务模式。全年,累计开展372场各类活动,为4320人次的乐龄群体提供丰富的精神服务,让他们在晚年依然能够葆有生命的目标感、意义感和使命感。
必须坦诚,不同业务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生命周期产品,也正在面对各自不同的挑战。正如德鲁克所言:“管理的本质是应对复杂性。”是的,我们正处于这种复杂性之中,没有标准成熟的统一解决方案。在此,我也恳请捐赠伙伴、教育局伙伴和校长老师们,包容这种差异,多一点耐心,给我们一点时间,给孩子们一点时间,也给梦想一点时间。
从“单一产品规模化”到“产品矩阵精益化”过程中,组织样态逐渐复杂,管理难度和支持系统亟待升级,伴随资源下降、组织转型、人员结构优化,我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深刻的灼痛体感,分模块管状化管理已不能适配组织新时期发展,过去解决问题的手段或许成了问题本身,我们在摸索中迭代与进化,感知这份变化、拥抱这份变化并尝试做出适配性解决方案。
1、刷新使命愿景,发布4.0价值观
在新使命引领下,从“促进教育均衡”到“促进终身成长”,统合“一小一老”,优化了使命愿景到业务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同时,迭代价值观4.0,以“有效的爱”作为独特的基因,强化“跨界协同”和“专业高效”,为组织升级蜕变提供坚实的文化土壤。
2、优化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让资源更有效配置
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确保全流程透明。以规则的确定性应对结果的不确定性,以防止扩张时期陷入混乱,也为下降和平稳期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做好基础准备。
面对业务多元化挑战,我们以管理升级驱动组织进化,借助AI和数字化力量助力组织转型,升级”真真AI助手”实现降本增效。同时,从分模块管状管理到网状化协同矩阵,以独立BU + 跨部门小组+ NGO伙伴网络等方式推动创新业务发展, 在创新业务灵活与成熟业务规范间寻找平衡。
管理方面的努力,也获得一些认可,作为唯一一家公益组织,再次荣获“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
3、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不断追求那些全局观而谦逊的管理者
激活组织的核心是激活人,激发个体能动性和创造力就是实现组织效能。我们持续推进新人-全员-管理层三阶培养体系,特别启动常态轮岗机制,在真实业务场景中培养人才的全局观和领导力。
2024年,虽有挑战,有遗憾,但也有局部突破。
在教育部推荐下,真爱梦想教师发展项目,从全球 102 个候选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首个入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哈姆丹教师发展奖”全球前十的中国项目,让世界看见一个民间NGO组织的实践。
同时,令人欣慰的是,过去一年,我们在公众叙事的探索初见成效,自主项目公募捐赠额同比增长5.6%。然而,向手机屏幕那端素未谋面的公众说清“素养教育公平”,却依旧像在解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难题,与高预期的突破还是存在相当的差距,依然任重道远。
回顾2024,这满屏的数据记载我们那些奋力前行的时刻,1244位志愿者,24486小时志愿者服务,1400万捐赠人次,83万节梦想课程 ……无论风云变幻,我们始终保持勤勉尽责、谦卑专业的原则,向所有关心真爱梦想的朋友们,如实汇报、真诚检讨。
尽管外部和内部都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我们不断叩问自身。
我们公益理想变了吗?没有。
我们丧失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勇气吗?没有。
我们失去了对美好未来的信念吗?也没有。
面对公益行业信任重构、资源紧缩与使命践行交织的挑战,我们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动进步:坚持以透明化披露回应公众期待;在战略合作中探索公益创新模式;强化公众叙事,让每一份善意转化为可衡量的社会价值。
然而,突围之路绝非坦途——新旧理念的碰撞、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短期压力与长期价值的博弈,这些阵痛始终伴随前行。但我们坚信,唯有直面问题、主动进化,才能在不确定中锚定方向。2025年,我们将以“创新”破题,兼顾爱与温暖的价值理性和AI时代的工具理性。
主营梦想中心业务深耕“做精”,降本增效,重点深耕校长。硬件方面,嵌入智能化设备,携手捐赠人打造AI科技空间;软件方面,升级课程体系,融入更多前沿知识与技能。
以体育、美育、科技为代表的垂直议题“做强”,完善议题产品矩阵。特别是在教育部教师司指导下,发起“真爱行”五年行动计划,期待与企业携手,通过 AI 技术,助力万名乡村教师提升数字素养。
持续打造“金色梦想家”互助生态,作为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的创新探索。通过标准化课程体系和场景化运营探索可持续模式,培育金色主理人,让老人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老有所养”,更是“老有所为”,成就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从ChatGPT到DeepSeek,AI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人类生活,2025年真爱梦想将主动拥抱这场变革,以科技之翼托举公益事业,让智能温度滋养受益人成长与组织进化,兼备“创业者的实干与行动力”和“倡导者的开放与协同力”,坚持做反思性实践者,边做边反思边成长,在发展和创新之中解决问题 。
最后,我想说:
教育,是一件太难太难的事情。每个孩子都不是一个标准化产品,也没有任何捷径,改变的发生需要耐心与恒心。
公益,是一件太难太难的事情。因为我们本质是在用别人的善意做资源的配置,这是份难得的信任与嘱托。
坚持,本身是一件太难太难的事情,要抗得过赞誉,忍得了寂寞。
我们坚信,真正的理想主义,不是沉默的大多数,也不是高谈阔论的批评家,而是谦卑坚定的行动者。任何时代里,都会生长出卓越的组织,最宝贵的不是外部环境,而是内心的信念、信心和奋力行动。
是的,我们正在穿越一段布满荆棘的旅程,此刻经历的或许只是未来漫长征程的序章。真正的勇气不在于规避风浪,而在于认清现实后依然选择扬帆。我始终坚信,这份在困境中依然从容前行的笃定,这些扎根现实却仰望星空的坚持,终将铺就通向未来的道路。我们会带着这份清醒的乐观继续赶路——以如常心态应对无常,用坚定脚步丈量远方。
相信,真爱和梦想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西,感谢有你,让爱创未来!我们明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