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真爱守“沪” | 潘峰:一个普通市民如何守“沪”

自3月28日上海市隔江而封以来,已半月有余。有人已经处于情绪崩溃的边缘,有人感慨这座城市还会好吗,有人把网络当作情绪宣泄的出口,但也有人选择用行动改变这座城市,也许能量有限,只能温暖他隔壁的邻居、所在社区的居民、或者素不相识的网络求助者。但他们坚信,这无数微光汇聚,终有一天可以再次点亮上海,点燃魔都!真爱梦想员工潘峰,一名普通市民,就是这行动派中的一员。
微信图片_20220418130121
图片
用担当与责任,守护家园
疫情爆发后,3月25日,潘峰所在的小区居委临时组建了志愿者队伍,一共招募了200多名志愿者,但在此后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受居家办公和越来越严峻的疫情形势等因素影响,志愿者一直在流失,最后只剩下40名较为稳定的志愿者。而潘峰就是这为数不多从一开始加入一直坚持到现在的四十分之一。 微信图片_20220418130155 谈及做志愿者的初衷,他说:“我所在的小区比较特殊,是刚刚建成的动迁小区,6000多人的小区里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外来人口,这样的小区特性在于人与人的交流比较少,邻里之间彼此比较陌生;居委会刚成立半年,对小区也不熟悉。 但小区是自己的家园,我有可能会在这里生活一辈子,这里有我的家人,有我的朋友,有看着我长大的长辈,总要有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保卫家园。”他的妻子也挑起了这份责任与担当,周末不上班时,也积极参与到社区防疫工作中,组成夫妻档志愿者。 微信图片_20220418130840 疫情来得突然,潘峰所在的小区与大多数社区一样,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所以最开始做志愿者的时候,他唯一的防护工具就是一个医用口罩,过了几天,才穿上了一次性蓝色反穿防护服,由于防疫物资极度匮乏,这件衣服他要连续穿5、6天,因为担心把病毒带回家,所以每次进家门之前,他总是小心翼翼地把防护服脱下放在门外,并做好全身消毒。随着病毒的快速传播,小区陆续出现阳性,几乎每天都有新增,从最初只有4栋阳性楼,到现在10栋阳性楼。
但即使在没有充足的防疫保障条件和严峻的疫情形势下,他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最艰苦、最危险的物资运送组。每天他需要检查居民们的团购物资、外卖、快递以及在各大平台抢购的菜是否注明楼栋、房号,然后进行分拣、消毒和运送,有阳性的封控楼还需要亲自送到居民家门口,不管是风和日丽、还是雷雨交加,总能看到他在小区快递站忙碌的身影。如此繁重的工作量,他最初需要每天工作8小时,分两个班组;现在分四个班组后,只需要四个小时。
“通过这一次疫情,感受到什么是患难见真情,看到冷漠,也看到无私。但大家在一起干活很开心,还能结交到一群热心肠的朋友,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收获”他感慨地说。
使命必达,跳动的真爱红
4月5日,当他正投入在繁忙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时,突然接到基金会的紧急通知,要将一批捐赠者捐赠的的防疫物资送到紧缺的社区,助力社区抗疫。深知任务的重要性与意义,他马上与居委沟通此事,并得到了居委的理解与支持,但必须每天做核酸,凭核酸阴性报告出去。
当晚,他从家里出来,出于物资安全,第二天必须要把物资送到指定社区以及家人安全的考量,家里还有一个马上要中考的宝贝女儿,他带上了一床薄被,不打算再回家。第一批物资于当晚7点到达,等他清点、搬完物资后;第二批物资于11点到达。由于收货全程只有他一个人,搬完所有物资后,还要分拣14个定向捐赠街镇的物资,并贴上贴纸,待所有物资配送准备工作完成后,已是凌晨3点多,在车上短暂睡了2、3个小时。
4月6日早上6点,他接到了居委会的电话,让他去搬运给居民们分发的防疫药物,于是又匆忙赶去帮忙。早上8点,他准时出发,与潘江雪理事长和捐赠人陈贵律师去送物资,当天一共给浦东新区三个社区送去了紧缺的防疫物资;晚上6点,他回到所在小区地下停车场,等待第三批物资,接收完物资已是接近凌晨。4月7日早上,他也是早早出发,给发出物资求助信息的三个社区送去了珍贵的防疫物资。
微信图片_20220418130210
当被问及为何每次运送物资时都穿上真爱红T,他说:“我是代表基金会去完成捐赠人和基金会的使命,虽然穿着防疫服基本也看不出来。”
很朴实的回答,但这连轴转的三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件红T,还有一颗有使命感的跳动的红心。
在外出送防疫物资的这些天里,他还惦记着在社区封控中食物紧缺的基金会小伙伴,趁外出的机会,给他们送去急需的食物补给,这些小伙伴居住在上海各大区,不顺路、不临近,只为送上一份急需的温暖与关怀。在他看来,这些事情都很普通,是他力所能及的,但却感动着无数小伙伴。
最后,代今日故事主人公潘峰送上一句对上海的祝福:上海加油!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