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真爱守“沪” | 潘峰:一个普通市民如何守“沪”
自3月28日上海市隔江而封以来,已半月有余。有人已经处于情绪崩溃的边缘,有人感慨这座城市还会好吗,有人把网络当作情绪宣泄的出口,但也有人选择用行动改变这座城市,也许能量有限,只能温暖他隔壁的邻居、所在社区的居民、或者素不相识的网络求助者。但他们坚信,这无数微光汇聚,终有一天可以再次点亮上海,点燃魔都!真爱梦想员工潘峰,一名普通市民,就是这行动派中的一员。
但即使在没有充足的防疫保障条件和严峻的疫情形势下,他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最艰苦、最危险的物资运送组。每天他需要检查居民们的团购物资、外卖、快递以及在各大平台抢购的菜是否注明楼栋、房号,然后进行分拣、消毒和运送,有阳性的封控楼还需要亲自送到居民家门口,不管是风和日丽、还是雷雨交加,总能看到他在小区快递站忙碌的身影。如此繁重的工作量,他最初需要每天工作8小时,分两个班组;现在分四个班组后,只需要四个小时。
“通过这一次疫情,感受到什么是患难见真情,看到冷漠,也看到无私。但大家在一起干活很开心,还能结交到一群热心肠的朋友,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收获”他感慨地说。
4月5日,当他正投入在繁忙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时,突然接到基金会的紧急通知,要将一批捐赠者捐赠的的防疫物资送到紧缺的社区,助力社区抗疫。深知任务的重要性与意义,他马上与居委沟通此事,并得到了居委的理解与支持,但必须每天做核酸,凭核酸阴性报告出去。
当晚,他从家里出来,出于物资安全,第二天必须要把物资送到指定社区以及家人安全的考量,家里还有一个马上要中考的宝贝女儿,他带上了一床薄被,不打算再回家。第一批物资于当晚7点到达,等他清点、搬完物资后;第二批物资于11点到达。由于收货全程只有他一个人,搬完所有物资后,还要分拣14个定向捐赠街镇的物资,并贴上贴纸,待所有物资配送准备工作完成后,已是凌晨3点多,在车上短暂睡了2、3个小时。
4月6日早上6点,他接到了居委会的电话,让他去搬运给居民们分发的防疫药物,于是又匆忙赶去帮忙。早上8点,他准时出发,与潘江雪理事长和捐赠人陈贵律师去送物资,当天一共给浦东新区三个社区送去了紧缺的防疫物资;晚上6点,他回到所在小区地下停车场,等待第三批物资,接收完物资已是接近凌晨。4月7日早上,他也是早早出发,给发出物资求助信息的三个社区送去了珍贵的防疫物资。
当被问及为何每次运送物资时都穿上真爱红T,他说:“我是代表基金会去完成捐赠人和基金会的使命,虽然穿着防疫服基本也看不出来。”
很朴实的回答,但这连轴转的三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件红T,还有一颗有使命感的跳动的红心。
在外出送防疫物资的这些天里,他还惦记着在社区封控中食物紧缺的基金会小伙伴,趁外出的机会,给他们送去急需的食物补给,这些小伙伴居住在上海各大区,不顺路、不临近,只为送上一份急需的温暖与关怀。在他看来,这些事情都很普通,是他力所能及的,但却感动着无数小伙伴。
最后,代今日故事主人公潘峰送上一句对上海的祝福:上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