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沪有我 | 一瓶腐乳,全城搜寻
“我们养老院物资太缺了,老人们的牛奶、水果不能断,另外,有没有腐乳,老人们吃饭心心念念要腐乳,有腐乳吗?”——4月21日,陆续有养老院发来了紧急求助,真爱梦想救援小组很快汇合了类似需求。
收到养老院需求后,真爱梦想紧急成立了“养老院救援小组”,一支快速响应的小分队在一天之内集结完毕,没想到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寻找“腐乳”。
腐乳,在平时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但偏偏问遍了大小供应商,统统没有现货。
偌大个上海,买不到一瓶腐乳,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虽然带着一丝黑色幽默,却并没有难倒“养老院救援小组”的伙伴们。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小分队兵分两路。
第一路从大商超等供货渠道入手,盘点有无现货;第二路从厂家入手,寻找直接货源。
腐乳并非大众类商品,商超渠道现货很少,且后续采购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恐怕很难快速响应。第一路行不通。
那么厂家呢?有些直播带货的网红公司供货渠道特别广,是不是有厂家直供渠道?咨询了两家MCN公司,才发现平时不带货腐乳,大概是腐乳为老年食品,且单价低,直播带货过程中也基本不涉及这些食品,因此也没有相应的厂家资源。第二路又行不通。
这时,志愿者想起了上海的一个老牌子:鼎丰,鼎丰的腐乳在老年人中很受欢迎。默默看了下厂家地址,居然在上海奉贤区。
志愿者开始在朋友圈不断缩小范围:第一步,先筛选出地理位置在上海的朋友,第二步,缩小到在奉贤区的朋友。发现到第二步就走不通了,标注为奉贤区的朋友几乎没有。
于是,重新修改了搜索方式:锁定上海远郊本地人,做过公益的人。马上,好几位出现在了志愿者的名单中,其中有一位吸引了志愿者的注意:做公益创业的复旦人。
志愿者一咨询了,巧了,他真是奉贤人!他立刻发挥了本地人的社会资本优势,联系到了与鼎丰厂家有业务往来的伙伴,进一步联系到厂家,一个小时内拉群对接。经过沟通后,厂家了解到我们是做公益,而且支援上海养老院,非常支持,提供了非常“感人”的出厂价。
货源充足,价格低廉,货源还在奉贤当地,取货方便,真的是太幸运了。
只通过两个人就联系到鼎丰厂家,比“六度”还少了四度。
近日,“爱沪有我”后台陆续收到了越来越多养老院求助信息,大部分是缺少防疫和消杀物资,同时易消化的营养食品也紧缺,有的院整体防控做得比较到位,只是缺少物资,有的院内感染情况比较严重,除了缺物资更需要专业的医疗救援。
“养老院救援小组”在对需求进行分类后,快速推出了上海养老院救援防疫包,重点来了,我们这个版本特色是“腐乳版防疫包”,防疫包里会加入老人们喜爱的两种口味腐乳。

插个小花絮,有个供应商听闻养老院腐乳的需求,在做好防护措施下,马不停蹄跑遍了大大小小超市,搜罗到7箱近100瓶腐乳,和其他物资一起,在4月24日全部送达杨浦区某养老院,火速支援到困境中的老人们。
真爱梦想第一批救援的养老院预计20家左右,最早发来需求的宝山区三家养老院救援物资已经送达,其余将在4月25日开始陆续配送。第二批救援的养老院也将在20家左右。
虽然上海这一个月来疫情发展风云变化、跌宕起伏,但养老院里的老人们其实并不知道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未必是什么坏事。让长者们继续岁月静安,保持内心安定、情绪稳定,也许是对他们更好的安置。
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上海人这一个月忙着抢菜、团购,米面果蔬供给都成困难,养老院为什么还要提牛奶和水果,看似“奢侈”的要求?除了老人食品需要易消化、有营养外,与平常保持一致的生活作息和习惯,是为长者们营造“一切如常”的秩序感,所以几乎每一个养老院都会提牛奶和水果,甚至腐乳的要求。虽然看似细微,却是保持养老院“秩序感”和“控制感”很重要的心理支持,这对已经连续不断照顾老人们的养老院工作团队也至关重要。

(宝山区某敬老院,107岁老奶奶吃上了久违的牛奶和水果)
在大灾大难时期,我们一同用公益之爱去照亮老年人灰暗的角落:他们也许不会抢菜,不会团购,更不会熟练使用手机,他们也可能被困在物资匮乏的养老院,他们也许在渴求医院的一张床位,他们更需要全社会给予关照和爱护。

好消息是,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在关注老年群体:上海慈善基金会、上海华侨基金会、联劝基金会、恩派基金会、上海壹棵松基金会等等。
没有一个人是孤军奋战,每一个善念背后都站着一群无名英雄。我们期待越来越多人加入到支援养老院的队伍中来。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相信上海经此一役,大城市救援中如何关照老年人的经验与教训,将成为更多城市的借鉴。
感谢全力援助上海养老院的爱心机构
(按首字母顺序排名)
安基金、高毅资产、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瑞士信贷











此次抗疫支援,
在一些人力不足的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需要长时间工作,各种事情排得满满当当,忙起来经常连饭也吃不上。为了不让一线人员饿肚子,同时也考虑到方便程度和安全性,安基金迅速对接到了1000多箱饼干以及香干、紫菜等食品。
在了解到安基金支援上海抗疫后,几家企业也纷纷响应捐赠。温州亦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直接将50000个KN95口罩捐赠出来,连同之前江苏天章医用卫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捐赠给安基金的300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一起,发到了上海抗疫一线。
浙江香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捐赠了部分食品,同时提供仓库、厂房,协助将3000多箱货物集中并装车。另外,由于当前向上海运输难度加大,华峰集团物流公司积极协助安排运输车辆,为抗疫物资运送提供了支持。
15日下午,支援物资车辆抵达上海。配送到大家手中的,已不仅仅是一份份抗疫物资,而是更多守护上海、关注上海的爱与期待。
谈及做志愿者的初衷,他说:“我所在的小区比较特殊,是刚刚建成的动迁小区,6000多人的小区里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外来人口,这样的小区特性在于人与人的交流比较少,邻里之间彼此比较陌生;居委会刚成立半年,对小区也不熟悉。
但小区是自己的家园,我有可能会在这里生活一辈子,这里有我的家人,有我的朋友,有看着我长大的长辈,总要有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保卫家园。”他的妻子也挑起了这份责任与担当,周末不上班时,也积极参与到社区防疫工作中,组成夫妻档志愿者。
疫情来得突然,潘峰所在的小区与大多数社区一样,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所以最开始做志愿者的时候,他唯一的防护工具就是一个医用口罩,过了几天,才穿上了一次性蓝色反穿防护服,由于防疫物资极度匮乏,这件衣服他要连续穿5、6天,因为担心把病毒带回家,所以每次进家门之前,他总是小心翼翼地把防护服脱下放在门外,并做好全身消毒。随着病毒的快速传播,小区陆续出现阳性,几乎每天都有新增,从最初只有4栋阳性楼,到现在10栋阳性楼。



















“做社区防疫志愿者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想要做好更难”她感慨道。加入社区志愿者团队之前,她曾满怀雄心壮志,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有居民因信息不透明,不配合做核酸的难题;也有防疫物资紧缺,志愿者健康缺乏保障的担忧;还有社区本土老年人居多,习惯说沪语,但非上海人的志愿者听不懂的沟通障碍。
虽然困难重重,挑战不断,但是也有很多让她暖心的时刻,比如

作为一名老党员,他第一时间在“先锋上海”平台和浦东新区洋泾街道羽北小区居民委员会的党员服务中心进行“社区报到”,4月初,根据居委会发布的志愿服务需要,先后支持了抗原检测志愿者、核酸检测志愿者以及快递服务志愿者,多次深入有阳性病例的楼栋进行抗原试剂盒分发、核酸检测等工作。
他说,上海遭遇如此严重的疫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儿,共同保障小区居民的健康和正常生活,是本分也是责任。
这个紧急信息得到快速响应,我突然想起来,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小伙伴曾经向我提到过,可以利用“饿了么”应急特需模块进行响应。考虑到两位老人,一个105岁,一个70岁,显然不可能通过手机来操作,这个操作就需要居委会或者志愿者代为操作。
正在琢磨应急特需功能的时候,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小伙伴联系我:需要老人具体联系地址。原来阿里内部有位志愿者就在老人附近6公里,也不等“饿了么”小哥跑腿了,自己骑上了助动车,带上家里20斤米,准备直接送上门。
这位细心的志愿者先电话问了情况,百岁老人牙齿不好,需要一些软一点的食物,比如青菜、菠菜、米线、鱼虾肉和香蕉,尤其喜欢吃苹果,西芹、胡萝卜这些菜老人咬不动。
志愿者发愁了,现在店铺都关门了,很难买到软一点的食物,她翻出家里仅有的一些水果:苹果、梨、橙子和枇杷。
这位可爱的志愿者和所在小区的居委会,进行了沟通。在核查志愿者的核酸检测为阴性后,且求助信息是真实的,居委会工作人员同意志愿者外出2小时,为老人送物资。志愿者扛上20斤大米、卷走了家里全部的水果,骑上了心爱的“小毛驴”,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救援,还说要看看路上能不能买点食物给老人家。
很快,就传来好消息:物资送到百岁老人家啦,老人很多天没吃到绿叶菜了,但沿路店铺都没开,很遗憾没法代为采购蔬菜水果,但至少给老人家带去了最爱吃的苹果,有五个苹果呢,老人的愿望达成了。
今天的求助响应很特殊,背后是由阿里巴巴的爱心志愿者快速响应,这才能在短短3小时内为百岁老人送去了大米和水果。更好的消息是,我们也得到老人女儿回复说,徐汇区政府已经回复,将尽快给老人解决实际困难。如果还有类似问题,可以在“饿了么”应急特需寻找帮助,如果使用手机困难,可以寻求身边邻居和志愿者来协助。目前,老人所在小区的居委会已经给小区老人发放了点心、牛奶等物资。
百岁老人女儿特意嘱咐要感谢志愿者,留下一句“这个世上好人多”,让我们救助群所有人感动不已。
今日的救援故事留给我们太多的温暖和感动,我们力量虽然微小,但汇聚起来就是满满的正能量。
4月11日,阿里的志愿者告诉我们,杭州的小伙伴远程帮助老人买到了蔬菜,有爱的行为继续延续!
感谢:阿里巴巴、饿了么、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志愿者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