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课程的缘起与发展方向

梦想课程缘起于回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协同中国教育“新课改”的大胆公益创新实践。从2008年到2015年的七年多里,梦想课程已经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实施约200万课时。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梦想课程在全国大范围、长时间的落地推广实践,为“素养教育”入梦中国提供了独特而珍贵的实操经验与数据。伴随全球与中国教育继续向“素养教育”方向进化,梦想课程也需要在长期积累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专业化、系统化,步入全新的迭代升级阶段。

(一)梦想课程缘起的社会背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协同创新实践

1.梦想课程是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回应,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公益创新。

2001年,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称“新课改”)正式启动。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催生了三类不同性质的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其中,校本课程属于此次新课改的亮点,它是以学校教师为开发主体,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为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对课程结构进行了大的调整。但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在课程改革推进多年后,广大中小学的课程结构依然处于失衡状态,国家课程依然在唱“独角戏”。调查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乡村教师课程意识淡薄,缺乏课程开发技能。有研究显示,中小学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可谓通病。[1]这种情况,在师资水平相对低下的西部农村地区更为严重。
  • 学校缺乏相应的财政、物力支持。调查显示,1%的教师认为“学校财力物力等资源有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困难。[2]

为了帮助学校解决在课程开发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落实课程改革目标,“真爱梦想”把公益服务定位于课程开发和推广,并汇集社会各方资源,研究开发了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梦想课程,免费提供给有需求的学校。学校可以将梦想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也可以通过梦想课程的实施提升教师课程能力,从而为自主开发满足本校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校本课程奠定基础。

2.梦想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

国家课程在解决课程的基础性与统一性方面具有优势,而“梦想课程”则能更好地兼顾学校以及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两者各有优势且互相补充,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当前课程发展的需求。

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地方与学校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累计要占到总课时的16%-20%。[3](如下表所示)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计划中所占课时比例虽然不同,但都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的学校课程整体。它们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同时又都服从和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

图: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比例

 九年级课时总计(比例)
课程门类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生活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  7~9%
历史与社会(或选择历史、地理)  3~4%
 科学  科学  科学  科学    科学(或选择生物、物理、化学)  7~9%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20~22%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13~15%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6~8%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10~11%
 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  9~11%
 综合实践活动   16~20%
 地方与学校课程

(二)梦想课程缘起的全球背景——动态联结全球与中国的素养教育的发展落地,是基于全球素养教育研究的本土化实践

“素质教育”(Quality Education)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至今已逾30年,“素质教育”一词无疑占据了中国主流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大部分版面。这个旨在以教育提升国民素质的核心主题在30多年的实践历程中,被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的内涵。根据学者柳夕浪[4]的整理,“素质教育”的概念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到“两全、一主动”,再到“一个灵魂、两个重点”,后来又有“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等等。而在实践层面,“素质教育”常常困扰于“过于概念化、缺乏具体方向”等问题,因而在具体落实中鲜见好的效果。

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通过“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简称DeSeCo)[5],首度提出“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y)的概念,通过界定现代民主的社会中儿童和成人应对技术变革和全球化的挑战所需要的核心要素,为世界的教育提供参考体系。十几年来,众多国家、地区及组织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核心素养框架。我国教育部在2014年3月正式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首度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希望借鉴OECD及其他全球素养教育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改善中国当下的教育理念、教育生态和教育实践。至此,中国教育的语境发生了转向。

真爱梦想在课程体系的建构方面正是紧扣时代脉搏,以“全人教育”理论为依据,汲取国内外素养教育研究成果,通过开发梦想课程来推动素养教育的本土化实践,依托于覆盖230万师生的梦想中心,借助课程的力量,帮助孩子成为“自信、从容、有尊严”的追梦人。

 

[1] [2] 崔允漷等.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研报告[J]. 全球教育展望,2002(5):6-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E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11/201006/xxgk_88602.html, 2001-11-19.

[4] 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J].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5] OECD.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DeSeCo):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 Strategy Paper[EB/OL].

http://www.oecd.org/education/skills-beyond-school/definitionandselectionofcompetenciesdeseco.htm.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