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合理的运用激励性评价?

梦想课堂里激励的手段经常被应用,但是很多梦想教师把握不好使用激励的原则,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他们不清楚为什么要使用激励,以及激励会给学生带来哪些影响。很多课堂上,都出现了无原则的激励、过多使用物质奖励等滥用、误用激励的现象。

无原则的激励是指激励的行为标准不清晰,很多同学只要举手就有奖励,或者只要发言就有奖励,不考虑发言的质量。或者是很多小组只要完成了任务,只要上台展示,就有奖励。甚至,一些组安静地坐在那里都会得到奖励。并不是说上述这些行为不可以给予奖励,关键在于奖励之前,教师是否向学生澄清了什么行为可以得到奖励,什么行为不可以,这个规则和原则很重要。学生如果不清楚什么时候做什么行为是被鼓励的,他们自然也不会按照这个标准和规则去行动,这样一来,激励也就不会起到任何效果了。毕竟,激励是一种为了激发或鼓励某些行为而设置的手段。

无原则激励的另一种表现体现在教师会滥用奖励机制。教师认为只要给出激励手段,可以鼓励出任何行为。例如,一些课堂上,教师之前并未明确交代激励的规则。当发现学生冷场时,没有人愿意上台分享时,教师就会说,“谁上台来,就给哪个小组奖励加分”。这种奖励的手段过分强调了外部动机,将学生上台的行为与奖励联结在了一起,究竟为什么上台,为什么要进行展示分享已经被忽略了,为了展示而展示,为了不冷场而展示,交流分享的初衷已经偏离。

过多使用物质奖励的现象也很突出,很多教师上课前展示了“神秘大礼包”,成功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待课后总结各组成果时,往往学生之间会出现争执,比如“老师为什么刚才没给我们组加分”,“老师你给他们组多加了1分”等等。通过学生的争论可以发现,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参与课堂的动机是外部动机,是为了获得大礼包才认真参与活动,当出现分歧时,会争论不休。而另一些小组在活动过程中,由于获得奖励无望,就会一下子垂头丧气,参与课堂的意愿会有所下降。这些都是过度使用物质奖励惹的祸。过度的物质奖励会有损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功利化,学生变成了为奖励而学习,当没有这些奖励手段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则会下降,相关的积极参与课堂行为也会逐渐消退。

可见,激励作为一种评价手段如果能够被恰当地使用,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学生的参与、付出、创造等是一种肯定,但如果激励被滥用,则无益于评价或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学习意向。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激励手段呢?

首先,明确激励的目的。激励既可以用于“肯定结果”,又可以用于“传递信息”。如果一个学生达到了教师所要求的目标,比如考了100分,或者答对了某个问题,针对这个结果所给予的奖励,则是用于“肯定结果”的,是一种褒奖。而如果在某种激励下,一个学生朝着教师所期望的行为而努力进取,比如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带领组员一起解决问题,虽然不一定得到理想的结果,但是这个努力的过程是被期望的,那么这种激励则是用于“传递信息”的。教师通过激励机制,传递了某种信息,即“我期望看到你什么样的行为。”

用于传递信息的激励明确了学生该努力的方向,即使学生没有达成某个结果,他们所努力的行为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而用于肯定结果的激励则没有给出学生该努力的方向,“好”学生会得到更多的奖赏,而“差”学生则会放弃。举例来说,为了让学生有好的学习行为,肯定结果的激励模式是只要学生达到95分,就给他一个奖励(一个玩具),而传递信息的激励模式是只要学生连续一个月每天认真看书,独立完成作业,就给他一个奖励(一个玩具)。这两种条件下的激励效果是不同的,有些学生无论怎样努力都达不到95分,他们永远不能得到这个奖励,而有些学生轻轻松松就可以达到95分,给他们褒奖也不会激发他们更加认真地学习。因此肯定结果式的奖励往往徒劳无效,而传递信息式的激励则能够给学生明确的行动指引。我们激励的目的就是要刺激某类行为的产生,而不仅仅是褒奖某个结果。

其次,过度使用激励的手段会有损内部动机。以学生学习行为为例,学生为了掌握知识、出于好奇心、出于兴趣、或追求真理、或为了实现自我而开展的学习活动都是被内部动机所驱使的,相反,学生为了父母老师的期望、为了得到奖励、为了跟同学比较才开展学习活动,是受外部动机驱使的。外部动机驱使的学习行为持续时间比较短暂,当这些外部因素去除后,比如,没有父母老师督促,没有具有吸引力的奖品,没有必要跟同学比拼时,学生的学习行为也会随之消退。但是如果是内部动机驱使学习行为,则可以更加持久,不会受到外部这些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过度使用激励手段,给予过多的物质奖励,会将学生的内部动机消磨,转变成外部动机,这是不利于学生长久保持某些行为的。

第三,激励的措施最好以小组为单位,而不是个人。当我们激励个人时,学生会不顾与他人的合作和配合,只顾自己的表现。如果将激励的对象换成小组,即当小组获得某项成果或者开展了某种行动后才能获得奖励的话,那么小组组员之间就会更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组员之间会为了小组的利益和目标而互相帮助,互相配合。显然,激励小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下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展示与互相分享。很多教师期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展示活动或积极踊跃地在分享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显然,主动参与、有思考的分享是教师期望的行为。那这个行为是在学生个人层面还是小组层面?假设是在小组层面。在上课之初,教师需要给出这个期望,即告知学生在活动之后,小组主动地上台展示会得到一定的计分奖励,计分的多少取决于展示的内容是否有一定的深度、是否经过了充分的小组讨论、是否能够体现小组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这些规则介绍后,学生明确了被期待的行为。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主动的行为、认真交流分享的行为都会得到口头鼓励。在最后的展示分享环节,还可以让学生小组互相评价彼此的分享是否有深度、是否与其他小组有不同的新意,是否是汇总的意见而非个人的意见。通过这种方式所评选出来的小组,一定是实至名归。在这个过程中,激励的手段传递了教师期望的行为,学生的内部动机也得到了比较好的保护。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